來源:奧爾麗洗滌 發布日期:2015-08-12 14:18:23 點擊率:
掃地、抹桌子、洗衣服、擦玻璃、清潔設備……看似不太起眼的清潔保潔行業,已發展為橫跨工業與服務業的產業。2013年中國國際清潔產業博覽會發布的數據稱,中國清潔保潔產業總產值高達3200億元人民幣,并以每年25%的速度增長著。然而,在清潔保潔行業高速增長的背后,卻存在低價競爭、以次充好、環保理念滯后等隱憂。
清潔設備價格為何大降
“10多年前,一臺清潔用叉車價格是2萬元,現在只有2000多元。以前清潔設備有那么暴利嗎?”國邦清潔設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乃邦拋出這樣一個問題。
過去10多年,中國清潔設備的價格普遍一直往下走。陳乃邦告訴記者,成本沒有下降那么多。“競爭激烈了,大家為了拼低價,產品就做了‘減法’。比如,吸水機里面以前用的線材是銅線,現在改成鋁線,鍍上一層銅。成本是下降了,但機器的壽命也縮短了。”
低價競爭是清潔行業的普遍現象,在洗滌領域“低價”表現得更加明顯。
“在很多清潔公司,酒店床單與醫院床單有時是混合洗的。”海特斯上海洗滌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鞠偉宏說。其實,這并不算什么行業“秘密”。鞠偉宏認為,這主要是出于成本考慮。
而監管失范、低價競爭帶來的則是衛生隱患。“一些不規范的洗滌公司為了生存,以很低的價格承接后,使用成本較低的工業洗滌劑。”從事洗滌行業多年的日光精細(集團)公司培訓學校負責人王超義說,“比如,火堿的特點是能把衣服洗白,但堿度相當高,如果使用這樣的洗滌劑,漂洗次數再多,床單上顯示還是高堿。”
毛巾機為何在中國賣不動
很多歐洲機場的公共廁所是采用擦手式毛巾機。它的外形與卷筒抽紙差不多,裝在卷筒里面的毛巾卷可以自由滾動。用手扯動卷筒內的毛巾,擦手后,毛巾又會滾動回卷筒。再次拉動毛巾,又會滾動出新的毛巾。
海特斯公司也生產了這樣一款擦手式毛巾機,但在中國市場一直無法成功推銷。“大家在上完廁所洗手以后,在洗手間首先會找擦手紙,F在,歐洲常能看到這種擦手式毛巾機。但在中國推銷了3年,依然沒有成功。”海特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。
據介紹,一個毛巾卷可以擦120次手,用完以后拿到洗衣工廠,進行最高級別的消毒和清洗后,可以像換新毛巾一樣再換進去。一卷毛巾卷的壽命,基本等于4萬張紙的用量。
這本是一個非常綠色環保的產品,但在中國為何很難推廣?公眾消費習慣是重要原因。估計很多人看到這個毛巾機后,都會在心里打幾個問號:循環使用的毛巾真的會被拿去消毒嗎?消毒以后能達到干凈的水準嗎?
不過,“這又不僅僅是公眾消費習慣的問題,還涉及對清潔行業的信心問題。”鞠偉宏說。
要走差異化、精細化競爭
業內人士認為,社會各界缺乏對清潔服務的正確認識、行業缺乏規范、缺乏政策支持等使得清潔服務業發展艱難。要解決這些問題,需要各方共同努力。
專家建議,除了加強監管之外,中國清潔企業還要走差異化、精細化競爭的路線。比如,因為有無菌無塵要求的門檻,制藥行業的洗衣標準遠遠高于一般制服標準,如果能提供針對性的服務,那將會很有競爭力。
同時,提高自身技術水平也很重要。專家說,清潔服務行業已經遠遠不是掃地、抹桌子、洗衣服、擦玻璃那么簡單。比如,坐落于陸家嘴的蘋果零售店的外墻需要定期清潔。蘋果零售店對清潔的要求是,任何一面墻上不能發現污漬與手印,人流如織的地坪、貨架也要一塵不染。更重要的是,整個店面內外清潔工作中,不能用一滴水。能滿足這樣要求的清潔劑在中國市場根本采購不到,承接了這個項目的清潔公司最后不得不從美國直接定制了清潔劑